首页

女王玉足奴图片

时间:2025-05-26 05:02:42 作者:马来西亚百年华小“饮水思源” 浏览量:14337

  中新网吉隆坡5月25日电 (记者 陈悦)23日,在今年迎来百年庆典的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女校举行“饮水思源”石碑揭幕仪式。该校董事长张泽链感慨,一块石碑寄托该校百年校史、象征该校对华文教育的坚持。

  创立于1925年的吉隆坡中华女校已有百年历史,目前是男女合校的小学。雪隆福建会馆会长陈炳钟介绍,当时,雪兰莪福建会馆和在地闽籍先贤感受到女子也有受教育需求,毅然创立中华女学校,初期专招女生。

  “三迁校舍”颇能体现中华女校筚路蓝缕、艰辛创业的历程。陈炳钟介绍,学校初创时,借来两间商铺作为校舍,后来,学校又先后迁至福建会馆、永春会馆,直到1966年方迁入现址,结束“颠沛流离的日子”。

中华女校“饮水思源”纪念石碑揭幕。 记者 陈悦 摄

  在陈炳钟看来,在学校迁入现址前,华社积极为学校提供场所,体现马来西亚华社和闽籍先贤对华文教育的投入和重视。

  中华女校校长陈思霖说,中华女校的成长,还离不开一代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的投入,该校就曾有“校长掌校又掌车”的动人故事:60年代迁入现址后,中华女校办校条件依然颇为艰辛。为了节省经费,当时的校长郑智鸾每天凌晨5点就随校车接学生,其余教职员也轮值跟车。

  1935年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,在当地华校服务逾35年的郑智鸾曾撰文回忆称,当时的校址还属于偏僻乡区,“家长看到我一早在车内也安心”。郑校长还回忆,那时,适龄儿童登记入学期间,中华女校老师全体出发,按户到各处访问家庭争取新生,入夜才归。

  经过百年传承,在华社的大力支持和华文教育工作者努力下,中华女校如今已是马来西亚知名华文小学,占地超过3.8英亩,学生超过800人,校园设施完善。漫步在校园内,可以看到丹斯里林添良楼、拿督陈良民楼、丹斯里刘景成礼堂,以至中华女校综合礼堂(张泽链、刘明渊、欧阳云霞捐献),这些名字记录了华社知名人士对学校的贡献。

  陈思霖说,发展华文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是学校至今坚持的理念,学校长年坚持中秋节活动、新春庙会、书法挥毫比赛、敬茶感恩父母与师长等文化活动,举办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才艺班,让在校的各族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,打下中华文化的基础。

  张泽链也告诉记者,自己是英文学校毕业,早年不谙中文,但加入学校理事会多年后,如今已能熟练使用中文交流和演讲。在他看来,随着马中经贸交流日益活跃,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重视中文教育,华文教育和中华女校一定会有更好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3年房企业绩预披总亏损超千亿,头部公司承压

“前些时候,村里有两家人因为土地问题闹得不可开交。所里的民警接到群众情况反映后来到现场,厘清矛盾缘由和焦点,在村‘两委’的协调下,双方同意采用传统方式现场测量,重新划定土地边界,两家最终握手言和,”施丹说,这样的纠纷不是个案。在线下走访的基础上,派出所民警会通过“小岗村网上警民议事厅”等线上平台,围绕群众反映的家庭矛盾、邻里纠纷等开展排查收集工作,第一时间掌握异常情况、开展纠纷化解,基层警务管理和社会治理“两手抓”。

赖清德将“特赦”陈水扁?岛内网友不干了……

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,不同文明包容共存、交流互鉴,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10年前,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用文明之笔描绘人类命运与共的底色,强调“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、汲取营养,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,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”。10年来,从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到落实三大全球倡议,从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到加强发展战略对接,中国始终倡导不同文明兼容并蓄、交流互鉴,推动各国相互理解、相互尊重、相互信任。国际人士表示,各国携起手来,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、和平、繁荣的世界。

(巴黎奥运)樊振东、陈梦齐奏凯 跻身奥运乒乓男女单三十二强

近年来,第八师石河子市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(农产品)建设,着力打造包括辣椒良种繁育、辣椒新品种示范推广、原椒收购、辣椒精深加工和产品营销在内的全产业链。(完)

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

对于菲方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伤害中国渔民的行径,中国曾多次提出严正交涉。与此同时,中国政府迅速派出海监和渔政执法船只前往黄岩岛,维护主权并对中国渔民进行救助。2012年6月,经中国多次严正交涉,菲律宾从黄岩岛撤出相关船只和人员。

专家学者厦门探讨新时代婚姻家庭指导与人才专业化建设

完善立法体制》是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《关于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〉的说明》的一部分。指出,实践发展永无止境,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。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,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。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,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。要完善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机制,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,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。要明确立法权力边界,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